鄧彥甫 / 復旦國中一年二八七班 / 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一場演講比賽中,有的參賽者十分熟練、流暢的演說,展現了大將之風,得到滿堂喝采及掌聲;有的參賽者則是吞吞吐吐、好一會兒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只得匆匆鞠躬、落荒而逃,留下觀眾竊竊私語的批評聲。看了這場比賽,讓我衍生一些想法。
  掌聲和噓聲,代表了人們給一件事物的兩種評價,在我看來,評價並沒有絕對的好壞,只是人們表達不同的觀感罷了。過去,美國總統林肯主張解放黑奴,受到北方人的大力支持;不過,南方人以他們的利益考量來看,一望無際的棉花田,將沒有人力採收,所以攻擊這個主張。由此可知,看同一件事,每個人的想法,往往會有差異,甚至互相抵觸。   
  另外,一時的評價,不等於永遠如此。印象派畫家莫內,他的作品風格起初並不受人欣賞,而且遭到譏笑,評價不高,「印象派」原本是含貶意的稱呼。不過,日後莫內卻成為著名的畫家,而他的作品也躍上世界舞台,得到世人認同,「印象派」成了名聲顯赫的藝術流派。所以,有時噓聲也可能會轉變為掌聲。   
  掌聲和噓聲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該如何看待?或許可以試著平心靜氣的聆聽,仔細分辨其中受到肯定的是哪一部份?又為何受到批評?在靜心聆聽之後,加以衡量、斟酌,若的確有缺點,要加以改進;是優點則持續保持,努力表現得更好。那麼,不管是掌聲或噓聲都有正面意義,都能成為推動生命前進的推手,讓自己更上一層樓。

總瀏覽人數 : 137   每日人數 : 1

留言板